其他

社科院文学所:台湾纪录片《冰与血》放映及讨论会

2016-08-12 李晨 芳映室

时间 818日(周四) 13:00-17:30


地点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7楼文学所(727


费用:  免费


主持人:赵一工(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首席记者,知青口述史项目负责人)


评议人:靳大成(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嘉宾:

关晓荣

194997日生于海南岛三亚市,台南艺术专校毕业,曾任国民中学教师,《天下杂志》摄影,《时报新闻周刊》摄影、文字,自立报系政治经济研究室研究员,《人间杂志》顾问及摄影、文字专题报告撰述,侯孝贤电影工作室纪录片导演,台南艺术大学音像纪录研究所教授。代表出版物《八尺门手札》,散文集《女儿的胞衣》,《尊严与屈辱——1987》,《尊严与屈辱——造舟》,《尊严与屈辱——主屋重建、召鱼祭、老辈传统生产作息》,《兰屿报告》,《再现百分之二的希望与奋斗——八尺门》等。拍摄纪录片《我们为什么不歌唱》,《国境边陲•1997•兰屿人之岛》,《冰与血》等。


郭建平

玉山神学院毕业,专研解放神学。兰屿传统文化深研、传承者,兰屿反核废料储存运动发起和重要领导人,古调诗歌传承者。




纪录片简介:


导演:关晓荣、林稚霑、陈主惠


1949年国民党政府战事溃败,为保住台湾这块最后的阵地,时任台湾省主席兼警备总司令陈诚宣布自5月20日起实行戒严,台湾从此进入迄今世界上历时最长的军事戒严期。“白色恐怖”的阴霾自此笼罩台湾长达38年之久。回顾20世纪50年代,美国干预中国内战,武装介入台海分隔两岸,布建东亚冷战架构。退守台湾后,国民党政府开始在岛内展开“白色恐怖”反共迫害、屠杀与肃清,枪决者约3000人,长期囚禁者万余人,被剥夺的生命和青春总计超过十余万年,左派的理想也因此在台湾这片土地上被冰封凝固。这凶残无度的血痕虽然遭到军事戒严体制的恐怖冰封和冷战架构美援下现代化发展的粉饰,但为中国革命献身在台牺牲的历史真相却从未离开,呼唤着人们奋力挖掘、指证、复原,并做出应有的思想、价值和生命观、世界观的不懈求索。


本片以四位“白色恐怖”受难者的口述为主轴,展开对台湾这段渐被遗忘的历史创伤的发掘和寻找。遇难者家属寻找烈士遗骨的故事穿插其间,更让人们意识到本片既是回望台湾冷战伤痕的一曲哀歌,也是对诸多献身理想主义者的青春与灵魂的祭奠。


四位受难者分别是:

  • 陈棠棃:现年八十三岁。1952年因罗东纸厂案被捕,审讯期间撑过了近一个星期的无情刑求,被处十五年徒刑。1967年出狱,回到嘉义家乡,与出狱难友在生活上互相帮助、关心,在理想上互相鼔励。 

  • 黄至超:现年八十五岁,于1950年被捕,判处无期徒刑,1975年释放。在绿岛期间,与狱中难友共同奋斗,返乡后,为生活奔波,种菜耕田及打零工,少与外界往来。

  • 蔡再修:现年八十二岁。1951年被捕,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出狱后,努力工作,对较后出狱的难友,都会联系较早出狱的同学共同给予生活或工作上的协助。每天仍关心两岸政治、经济情势的发展。 

  • 陈水泉:现年八十七岁,1950年因麻豆案被判处无期徒刑,至1984年初释放。对政治立场仍坚持年轻时的理想,寄望着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振兴。对50年代白色恐怖他有幸也不幸地参与并见证了这段历史。


本次纪录片展映属于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台港澳文学暨文化研究室影像纪录与两岸社会工作坊影像单元。近年来,两岸社会发展、变迁,社会焦点、热点问题不断涌现,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与普及,纪录片大量涌现,并以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社会使命感,以及鲜明的纪实风格成为书写与记录两岸社会历史发展与变革的独特方式。为促进两岸纪录影像研究与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邀请来自台湾、大陆和日本的导演与学者围绕两岸纪录影像的制作、传播与发展纪录影像的美学与社会价值文化政策对影像纪录的影响与意义纪录片创作者主体意识与客体呈现的关系等话题进行专场讨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